6月11日至29日,北京累计报告本地新增确诊病例325例,六月初开始首都进入非常时期。作为首都,北京的抗议措施一直是全国最严的之一,但北京还是出现了疫情新的爆发,也再次提醒了我们:新冠病毒并没有真正远去。

目前,前期入院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不少重症也转为普通型,病情在可控范围内。希望北京市能够在全国抗议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代价最小的方式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北京加油,中国加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d小调,OP.31之2(《暴风雨奏鸣曲》),其《暴风雨》的标题来自辛德勒当年请教贝多芬阐释此曲,贝多芬回答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塑造的主人公也是与坎坷命运作不屈斗争的,他在《暴风雨》中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愿。贝多芬自己的命运与之产生共鸣,所以他能创作如此伟大的《暴风雨奏鸣曲》。
贝多芬在1802年创作了此曲。这首作品充满奇异、灰暗的紧迫感,乐曲分三个乐章,完美表现了成熟性音乐风格。在这首奏鸣曲中,音乐大师贝多芬演绎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让世人感受到了暴风雨那极具特色、美妙诗趣般的美感。与此同时,这首奏鸣曲还描绘出深刻不幸的戏剧性和民间歌曲的传统风格,它是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展现出贝多芬的作曲原则和创作成就。